PRODUCT CLASSIFICATION
产品分类1. 吊挂高度要求
根据《煤矿安全规程》第128条规定,监控线缆在巷道内的较低吊挂高度不得低于1.8米(行人侧)或1.5米(非行人侧),避免车辆或设备碰撞。若巷道高度不足,需采用防护套管或贴顶敷设,并报安全部门审批。
2. 线缆间距规范
- 水平间距:动力电缆与监控线平行敷设时,间距应≥100mm(GB 50217-2018《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》);
- 垂直交叉:交叉处需用绝缘隔板隔离,间距≥300mm,防止电磁干扰。
3. 材料与固定方式
- 吊挂线缆必须使用阻燃、抗静电的PVC或PE材质(MT 818-2009标准);
- 固定点间距≤1.5米,倾斜巷道需加密至≤1.2米,使用镀锌钢绞线或专用卡箍固定。
1. 线缆下垂或松动
原因:固定点间距过大或材料老化。需定期巡检,对下垂超过50mm的线段重新紧固,并更换龟裂的卡扣。
2. 电磁干扰
对策:监控线与高压电缆交叉时,应采用屏蔽层线缆(如KVVP型),并确保接地电阻≤4Ω(AQ 1029-2019标准)。
3. 特殊环境适配
- 高湿度区域:线缆外需加装防水护套,接头处用环氧树脂密封;
- 冲击风险区:采用金属铠装线缆(如MHYBV型),吊挂高度提升至2.2米以上。
1. 智能化监测
部分矿井试点安装张力传感器,实时监测线缆下垂度,数据联动监控系统,预警阈值设为下垂量≥80mm。
2. 标准化施工流程示例
步骤 | 操作内容 | 工具/材料 |
1 | 测量定位 | 激光测距仪 |
2 | 安装吊挂点 | 镀锌卡箍、冲击钻 |
3 | 敷设线缆 | 阻燃线缆、滑轮组 |
(注:表格为简化示例,实际需根据巷道条件调整。)
总结:井下监控线吊挂需严格遵循安全规程,结合环境特点灵活调整。定期维护与技术创新是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