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ODUCT CLASSIFICATION
产品分类护套线指由导体、绝缘层及外护套组成的电缆,其分类主要基于硬度、材料及用途。国际电工委员会(IEC 60227)和中国国家标准(GB/T 5023)将护套线分为以下两类:
1. 硬护套线(BV/BVR系列):导体为单股或多股硬铜线,截面积范围0.5-240mm²(数据来源:GB/T 3956-2008),绝缘层通常为PVC,抗压性强但弯曲半径大,适用于固定敷设(如墙体埋线)。
2. 软护套线(RV/RVV系列):导体由细铜丝绞合而成,截面积常见0.3-10mm²,护套添加增塑剂提升柔韧性,适合移动设备或频繁弯折场景(如家电电源线)。
*表:硬护套线与软护套线关键参数对比*
类型 | 导体结构 | 截面积范围(mm²) | 弯曲半径(≥) | 标准适用场景 |
BV | 单股硬铜 | 0.5-240 | 6×外径 | 固定布线、配电箱 |
RV | 多股软铜 | 0.3-10 | 4×外径 | 移动设备、临时接线 |
软护套线根据防护等级和结构进一步细分:
1. 普通软护套线(RVV):2-5芯带PVC护套,截面积0.75-2.5mm²,用于低压电器(如插座延长线)。
2. 屏蔽软护套线(RVSP):添加铝箔或铜网屏蔽层,抗电磁干扰,专用于精密仪器(参考IEC 61156通信电缆标准)。
3. 阻燃软护套线(RVVZ):通过GB/T 18380阻燃测试,氧指数≥32,适用于高层建筑消防系统。
1. 载流量匹配:根据导体截面积选择,例如1.5mm² RVV线在25℃环境下载流量为16A(参考GB/T 16895.15)。
2. 环保材料替代:欧盟RoHS指令推动无卤素护套线(如RVV-H)普及,其燃烧时烟雾毒性降低50%以上。
3. 智能应用扩展:护套线集成光纤或传感器(如耐克森Smart Cables)成为工业4.0布线的创新方向。
总结:护套线分类需综合导体硬度、防护需求及场景动态选择,未来技术迭代将更注重安全性与功能集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