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ODUCT CLASSIFICATION
产品分类1. 环境检查:
- 矿井环境潮湿、多粉尘且可能存在腐蚀性气体,需确保电缆敷设路径避开尖锐物体或高温区域(如超过70℃的热源)。
- 根据《煤矿安全规程》要求,电缆沟深度应≥0.8米,并设置防砸、防压保护层。
2. 电缆选型验证:
- 核对电缆型号是否匹配设计需求,例如MYPTJ-3.6/6kV矿用屏蔽电缆需满足GB/T 12972标准,导体截面积误差不得超过±5%。
1. 敷设规范:
- 禁止暴力拖拽电缆,弯曲半径需≥15倍电缆外径(如50mm电缆需≥750mm),避免绝缘层损伤。
- 水平敷设时,固定间距≤1.5米;垂直敷设时,需使用专用卡箍固定,间距≤1米。
2. 连接工艺:
- 接头处应采用热缩套管或冷缩技术密封,绝缘电阻值需≥100MΩ(用2500V兆欧表测试)。
- 屏蔽层必须可靠接地,接地电阻≤4Ω(依据AQ 1043-2018标准)。
1. 定期检查:
- 每月至少巡检一次,重点检查外皮破损、接头氧化等问题。若发现绝缘电阻下降30%以上(如从500MΩ降至350MΩ),需立即更换。
- 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测电缆温度,异常温升(与环境温差>15℃)可能预示过载或接触不良。
2. 常见故障应对:
- 短路:优先排查机械损伤点,更换电缆时需选择同规格型号。
- 漏电:检查接地系统是否完好,必要时喷涂防潮绝缘漆(如H级耐高温漆)。
- 井下作业必须断电操作,验电笔确认无电压后方可施工。
- 废弃电缆需按《危险废物名录》分类处理,严禁随意丢弃铜导体。
通过以上措施,可显著降低矿用电缆故障率(据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数据,规范维护可使故障率下降60%以上),保障矿井电力系统长期稳定运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