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ODUCT CLASSIFICATION
产品分类矿用橡胶电缆的结构设计以安全性和耐用性为核心,通常由以下5层构成:
1. 导体:采用多股细铜丝绞合而成,截面积通常为1.5-240mm²(参考GB/T 12972-2008标准),确保高导电性和柔韧性。例如,常见型号MYP的导体为5类软铜线,单丝直径不超过0.51mm。
2. 绝缘层:包裹导体的乙丙橡胶(EPR)或氯丁橡胶(CR),厚度需达到1.0-2.5mm,具有耐高温(长期工作温度90℃)和抗老化特性。
3. 屏蔽层(可选):在高压电缆中增加铜丝编织屏蔽层,覆盖率≥80%,用于消除电磁干扰。
4. 填充层:聚丙烯或橡胶填充绳,填补导体间隙以增强圆整度,同时缓冲机械应力。
5. 护套:最外层的氯磺化聚乙烯(CSP)橡胶,厚度≥3.0mm,通过GB/T 18380.3阻燃测试,可承受机械冲击和化学腐蚀。
1. 抗拉元件:部分型号(如MYPTJ)内置镀锌钢丝绳,破断拉力需≥10kN(依据MT 818-2009),用于井下拖拽场景。
2. 颜色标识:绝缘层采用黄/绿双色区分地线,其他相线为红、蓝、黑,符合IEC 60446标准。
3. 特殊防护:在瓦斯环境使用的电缆需通过MA认证,护套表面电阻须<1×10⁸Ω,防止静电火花。
用户需根据井下电压等级(如0.38/0.66kV或3.6/6kV)、敷设方式(固定/移动)选择结构差异化的产品。例如,频繁移动的采煤机电缆需额外增加尼龙编织层以提高耐磨性,而固定敷设电缆可简化屏蔽层设计以降低成本。
(注:全文数据来源为国家标准GB/T 12972、MT 818及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文件,未引用企业资料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