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ODUCT CLASSIFICATION
产品分类1. 电压的作用:电焊机输出电压(空载电压)通常在20-80V之间(参考GB/T 8118-2010),用于击穿工件表面形成电弧。电压过高易引发飞溅和烧穿,过低则难以起弧。例如,手工电弧焊常用空载电压为50-60V。
2. 电流的核心影响:焊接电流直接决定熔深和效率。低碳钢焊接时,电流通常按公式计算:I=(30-40)×焊条直径(mm)。如使用Φ3.2mm焊条,推荐电流为96-128A(参考AWS D1.1标准)。
1. 材料匹配原则
- 薄板(<3mm):低电流(60-100A)+短弧(电压18-22V),避免烧穿。
- 厚板(>6mm):高电流(150-300A)+长弧(电压24-28V),确保熔透。
- 不锈钢/铝材:需脉冲电流或交流模式,铝焊电流需比钢焊高20%-30%(参考ISO 14341)。
2. 工艺类型差异
- 手工电弧焊(SMAW):电流调节范围宽,但需频繁更换焊条。
- MIG/MAG焊:需匹配送丝速度与电压,例如1.0mm碳钢焊丝推荐电压18-20V,电流120-160A。
1. 参数超限风险:电流超过设备额定值会导致线圈过热,电压过高可能击穿绝缘层。例如,额定30%暂载率的焊机连续工作10分钟需冷却20分钟。
2. 防护措施
- 接地要求:工件与焊机接地线电阻应<1Ω(GB 15579-2013)。
- 个人防护:焊接时紫外线辐射强度可达0.5-5W/m²,必须佩戴EN175标准认证的面罩。
1. 电弧不稳定:检查电压是否低于材料需求(如铝焊需AC 20-30V),或接地不良。
2. 焊缝成型差:电流过高会导致凹陷,过低则堆积过高,需按板厚调整参数(见下表)。
板厚(mm) | 焊条直径(mm) | 推荐电流(A) | 电压范围(V) |
1.5-2.0 | 2.0 | 40-70 | 16-18 |
3.0-5.0 | 3.2 | 100-130 | 20-22 |
6.0-10.0 | 4.0 | 160-200 | 24-26 |
(注:表格数据综合自ISO 6520-1及实际操作经验)
通过科学匹配参数并遵循安全规范,可显著提升焊接效率与成品质量,同时降低事故风险。实际操作中建议先试焊再调整,避免盲目设置。